“宁愿与你相识,绝不愿孤独活过百年。” 这是电影《风中奇缘》中男主角约翰对印第安公主波卡洪塔斯说的动人情话。虽然这个故事以悲剧收尾,但它歌颂了人类最纯粹、最原始的感情——爱。
然而,如果你了解历史上真实的波卡洪塔斯,也就是波卡洪塔斯的真实故事,或许你将再也无法以相同的眼光看待这部电影。
波卡洪塔斯的出生年份并没有确切记载,但根据探险家约翰·史密斯的书中描述,历史学家推测她大约出生在1596年左右。波卡洪塔斯是特塞纳科马卡部落的酋长波瓦坦的女儿,特塞纳科马卡是一个由30个说阿尔冈昆语的部落组成的联盟,位于今天的弗吉尼亚州潮水地区。
展开剩余89%在电影中,波卡洪塔斯被描绘为一位部落公主,但真实情况可能并非如此。没人知道她的母亲是谁,有推测认为她死于难产,而她的父亲酋长有许多妻子,波卡洪塔斯不过是其中一个没有母亲照料的孩子。事实上,波卡洪塔斯甚至不是她的真名,在当地的土著语言中,这个名字意味着“小淘气鬼”或“爱玩的人”。
历史学家威廉·斯蒂斯曾说:“她的真名似乎是马托阿克斯(Matoax),美洲原住民认为,如果他们透露自己的真名,英国人可能会加害于他们,因此从不告知外人。”
波卡洪塔斯像其他部落的女孩一样,从小就学会了采集植物、草药,除草、打理菜园,并在男人们狩猎归来后帮助加工肉类和兽皮,修理小屋。
1606年12月6日,三艘船从英国出发,向弗吉尼亚驶去,分别是苏珊·康斯坦特号、一路平安号和发现号。1607年,104名英国男子抵达北美,选择了弗吉尼亚州的詹姆斯敦定居,以英王詹姆斯一世的名字命名,成为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永久定居点。
英国人在这里建立了一个三角形碉堡,容纳四门火炮。但由于饮用了未经处理的沼泽水,大量定居者死于痢疾、发烧和伤寒等疾病。波瓦坦部落大约有15000人,是一个庞大的联盟。最初,英国人和原住民的关系保持和谐,波瓦坦酋长曾向英国人提供食物,交换他们从海运带来的新奇物品。
然而,这种和平关系在1609至1610年的冬天急剧恶化,这一时期被称为“饥饿时期”。由于寒冷的天气,许多前来探险的英国人,包括富商和寻求财富的冒险家,并未从事农业和打猎,只是四处寻找商机,导致严重的饥荒。为了应对这一困境,殖民者可能采取了极端手段——食人。
在此期间,英国探险者与波瓦坦部落的关系急剧恶化。波瓦坦部落指责殖民者索取过多,而殖民者则称波瓦坦人趁他们孤立时发起袭击。1610年,随着第二批探险者的到来,英波瓦坦战争爆发。殖民者成功摧毁了两个亚部落,即凯科坦和帕斯帕赫。
在战争爆发后,塞缪尔·阿尔加尔上尉与波瓦坦北部的一些土著部落保持联系。这些部落并不总是忠诚于波瓦坦。当他得知波卡洪塔斯被困于帕萨帕坦齐村时,塞缪尔诱捕了她,要求波瓦坦交出赎金,并归还被盗的武器和工具。
波瓦坦最终归还了囚犯,但却没有交还足够的武器和工具,殖民者不满。波卡洪塔斯因此被囚禁在英属弗吉尼亚的亨利克斯殖民地。虽然她在这里得到了“礼貌”的对待,但历史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她受到了基督教教育,学习英语并被洗礼,取了基督教名字“丽贝卡”。一些人认为她并非自愿皈依,而是受到逼迫。
1614年3月,数百名殖民者与波瓦坦人发生暴力冲突,波卡洪塔斯斥责波瓦坦,说:“您不把我当回事,甚至比旧剑、棋子、斧头还不重要。我宁愿和爱我的探险者生活在一起。”这段话并无确凿证据,但最终,殖民者与波瓦坦人达成和平协议,波卡洪塔斯与约翰·罗尔夫结婚,作为和平协议的重要象征。
8个月后的1615年1月18日,他们的儿子出生,殖民者与原住民的关系短暂回暖,被称为“波卡洪塔斯和平”。
约翰·罗尔夫,约1585年出生,是一名英国探险家、农民和商人。1609年,他和妻子莎拉一同跨越大西洋前往詹姆斯敦。在途中,他们遇到了一场持续三天的风暴,莎拉不幸去世,约翰独自抵达北美。
关于他和波卡洪塔斯的爱情故事,并没有相关的历史记载。电影《风中奇缘》中那些浪漫情节也并未出现在史实中。唯一流传下来的,是约翰写给波卡洪塔斯的求婚信。信中提到,这段婚姻并非出于个人欲望,而是为了种植园的利益、国家的荣耀、上帝的福音以及自己的救赎。
这场婚姻引起了英国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位普通平民竟然娶了公主?两人婚后定居在瓦里纳农场,专注于烟草种植。
随着波卡洪塔斯的故事传回英国,伦敦公司决定将她带到英国,作为“文明”的象征以及弗吉尼亚成功的标志。1616年6月12日,她和约翰·罗尔夫一起抵达普利茅斯港,随行的还有他们的孩子托马斯及其他殖民者和波卡洪塔斯部落的成员。波卡洪塔斯参加了各类社交活动,并被介绍给了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
尽管波卡洪塔斯并非部落的公主,伦敦公司还是将她塑造成“最强大的王子之女”。1616年出版的波卡洪塔斯版画上,刻有她的名字,称她为“弗吉尼亚波瓦坦帝国最强大王子之女”。
然而,在1617年3月,罗尔夫和波卡洪塔斯登上返回弗吉尼亚的船时,波卡洪塔斯在泰晤士河的格雷夫森德突然病重。她被带上岸,最终在不明原因下去世,年仅21岁。她的死因至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她死于肺炎、肺结核、天花或出血性痢疾,甚至有人猜测她是被毒死的。
波卡洪塔斯被安葬在格雷夫森德的圣乔治教堂,但该教堂在1727年大火中被毁。波卡洪塔斯死后,英波瓦坦战争爆发了两次,直到1646年,双方才签署和平条约。波卡洪塔斯的家族也随着她的死而渐渐消失。
波卡洪塔斯与约翰·罗尔夫的唯一儿子托马斯·罗尔夫的后代一直生活在北美。据称,帕芒基部落是波瓦坦酋长国的后裔,成为弗吉尼亚州第一个获得联邦政府承认的部落。波卡洪塔斯被认为是美国演员爱德华·诺顿的第十二代曾祖母。
然而,想象一下真实的波卡洪塔斯:她在十几岁时嫁给了一个比她年长许多的男人。作为“文明”的象征,她被迫远赴英国,成为展览品,最终死于返程途中。她的死后,波瓦坦部落的文明被摧毁,亲人被杀害。
300多年后,迪士尼将她的故事改编成电影,将殖民侵略和种族屠杀包装成了浪漫爱情故事,这无疑是对波卡洪塔斯历史的深深讽刺。
英国考文垂大学的助理教授达伦·里德博士总结道:“波卡洪塔斯的故事是一位年轻女性的故事,她的生命被殖民者用来传播欧洲文明的‘福音’。”
发布于:山东省